|
|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6 P$ g: M+ z" G: j5 S' A% X
3 x9 ]- L' \0 \1 k5 ?) c同传:不在教,而在练
2 e' x3 r9 X d6 a* P6 v: Q. T" _& `" A# b- |
自我上第一节同传课起,老师就不断强调“同传不在教,而在练。方法和技巧就那么多,市面上任何一本书中都有。但学会方法和技巧不等于能做同传,必须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因此,北外高翻从不专门花时间带学生学习、巩固技巧,而是从研二第一堂课起就让学生钻厢子做练习,老师通过学生暴露中的问题对症下药进行讲解,学生也会培养出一种“每堂课就是一场实战”的紧张感、临场感,回去后更加努力练习,生怕上课出丑。可以说,我们都是这样摸索着自学自练出来的,所以我一直主张“同传可以自学”。& O( A, S4 ~! L6 P& Q. f
2 D% a: c. s% y那么,该如何自学呢?6 M; m! H4 V, l% C+ g- @2 {! J
+ G) g5 K: r6 J% h5 y- g4 g
基础——首先要记忆好,反应快,语速中等偏快,发音清晰(说白了就是生理正常)。其次要有足够的相关领域背景知识和专业词汇的积累。最后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心理够强大才不至于怯场)。这里我没有强调交传基础良好,因为交传和同传完全是两套不同的体系,练习方法也不同。事实证明,很多交传做得好的同学开始学同传感到很不习惯。- l. u+ n0 J5 Q! P8 _
! r2 P/ ]3 a" Y- P# L; C# u方法——仅以我自己为例。我在研一结束还没上研二的那个暑假自己摸索了一套练习方法。9 H* a6 B. W+ X! Q. n l
* m& L7 T* N! x% T/ j- a
第一阶段:记忆练习,源语单句的复述与翻译。听一个句子,不做笔记,听完后马上凭记忆用源语复述出来,然后自己再翻译一遍。这一过程要录音。都做完之后对照文本根据录音查漏补缺。3 a3 A4 |: g% n! D3 a2 e8 s$ h; m
' E) d) X! t8 q8 W第二阶段:分脑练习,段落大意的概括与翻译。同传中最重要的就是分脑,即一边听,一边进行语言的转换和产出,如何平衡好听与说的关系非常重要。我找一些时间在半分钟之内的段落(大概2-3句话),听完之后先用源语复述大意,然后翻译出来。这一过程同样要录音,做完后跟文本对照查漏补缺。6 Q7 u( C( j0 ]& i* I O
7 }1 J* C+ o; {+ Q& I ^第三阶段:简单段落同传。时长在1-2分钟左右的非专业性段落(主要是礼仪性讲话,如开闭幕致辞选段等),边听边做同传,录音后对照文本查漏补缺。
% a2 z% \% ^& D3 L7 x3 g1 M- k, t! z H; E6 q M
第四阶段:带稿同传,抗干扰练习。先找音频和文本完全对应的段落做带稿同传,争取时间控制在发言结束后4-5秒内翻译也结束。当时间和EVS(ear-voice span,即与源语保持一定的时间差)控制好后则改用音频与文本不完全对应的段落(模拟演讲者突然脱稿或擅自增减内容的情况)进行练习,同样录音、对照。
! [/ k8 M' g1 d- d0 m; _) }$ k
% N; z8 O! m0 l" a: R第五阶段:分领域和专业练习,加难度与专业知识。这一环节可结合研二同传专业课教学。如果是自学,建议从外交、政治、宏观经济、文化教育等专业性不太强的领域做起,慢慢向具体微观领域渗透。
" v) r# q9 M, o7 r# b
* u( H; k. H! U2 i$ Y5 `) U细心的读者可能看出来了,我在练习过程中一直没用到“影子训练(shadowing,即与源语保持一定时间差的复述)”。其实我个人认为,同传归根结底是两种语言在短时间内的转换,源语跟得上不代表在短时间内能反应出译语,速度不是重点,而解码与转换出的内容才是核心。如果仅仅是为了找到合适的EVS,不如去做“同声传读”(即给出源语和译本,对照源语朗读译文);如果仅仅是练习记忆,不如专做记忆练习;如果仅仅是为了练习分脑,不如做视译或带稿同传。当然,个人的方法有其特殊性,适合我的不一定适合别人,所以练习时还要因人而异。6 S, t7 s: X& \* e3 v% q1 t
% h6 x& K; k( g- E. _" S
最后提醒一点,同传是有缺憾的艺术,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像做交传那样把每句话都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不犯一点错误,还能跟上发言者的速度。在实战中,译员能准确传达发言者70%以上的信息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因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在练习时严格要求自己,实战时才有可能发挥出应有水平,达到“70%”这个标准(新手可能第一场会议能同传出50-60%就非常不易了)。7 x @. n$ l5 O3 L5 h) C4 f0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