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9 u! T; O2 Q9 L' C2 t* L" O* @
; O" i* a6 x& r8 k& [$ o
在学习口译时,经常会遇到“没话说、说不清”的难题——听懂了,记下了,思路也有,确如鲠在喉,不知如何表达,着实有一种“爱你在心口难开”的苦楚。
9 u h8 y( K S
9 E) J' A" l/ \' a. v说,是完成口译任务的最后一步,说不出,说不好,也就无所谓译的好。说,是输出。要有输出,首先要有输入。语言是输入的基础。要练好嘴皮子,请先从语言学习习惯入手。# m7 h7 z+ U0 j: n2 i
, }& [ Z; k" O" A2 h' R( h
首先,请重视你的母语——中文的学习。一次,在给国内某大学MTI的同学讲座时,我问道:“各位同学,请问在日常阅读中,在你们的床头书、案头卷中,你们有多少人在阅读中文读物?有的,请举手。”台下20多名同学,只有1名同学举起手了。随后,我问了第二个问题:“那你们阅读中文读物的频率是多少?每天都读的人请举手。”仍然是只有一名同学举手。第三个问题:“有哪位同学会读古文文章?”无人举手。其实,这简单的三个问答,却是中国口译学习者语言学习问题的缩影。& ~! R8 [- e5 f4 g9 q; @
: C. i1 H- j; I- _, u9 j
由于外语非母语,多数同学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外语学习上,耳朵里听到是外语广播,看的是外语小说,练习的也只有外语口语。口译是双语作业,中文和外语就像是口译员的两条腿。双语基础都要过硬,才会走得踏实,走得放心。越到学习的后期阶段,中文表达的问题就越突出。有志于做口译的同学,请重视自己的母语学习,改变轻母语重外语的学习习惯,学会双语并重,两条腿走路,不做跛脚鸭。
8 l4 a" Q. F9 n$ C& x/ ]0 T) I% U2 W5 b( m; l) T
时间紧、信息量大,是口译员面临的巨大挑战。口译员要分秒必争,口译员要学会把话说短,把话说简。想做口译的同学,请读一些古文。古文不是之乎者也,它是中国语言精炼美的体现,古文阅读有助于提高语言的简洁度。此外,古文阅读可以帮你积累熟语和成语。英到中时,如能熟练应用成语和熟语,译文添彩不少,读古文可以很有效的提升个人的语言素养,让你的口译不再是湖面浮萍,而成为舌尖上的艺术。/ R- ^) J0 u3 B: I
- X; L/ z4 q w% l7 X其次,请改变字对字、一对一的词汇记忆方式。字对字的词汇记忆方式,固化语言,就好比在一棵树上挂死,很难实现口译中的灵活转换,一旦忘词,自然就会卡壳,无法输出。学习口译的同学,要学会一词多译。遇到一个词语,要问问自己:“这个词我能不能用英语或汉语把意思解释出来?这个意思,我知道几个词汇和表达?”比如,“降低\减少”,不能只是down、decrease,也可以是decrease、decline、reduce、 descend、diminish、 fall、 drop、 sink, lower、cut、mitigate等。
' e/ `7 i3 }9 R3 X
1 W8 b: y, g! Q另外,遇到不懂的生词,不要只停在字面意思。请多查字典,把意思吃透。要养成举一反三,刨根问底,灵活转换的习惯。如果把会议比作一场战斗,那么词汇和表达就像是口译员的口粮。手里有粮,心理不慌。词汇储备越多,用起来自然越轻松。
s. v4 z+ Y9 x8 w1 U. M
, f6 f4 E2 d9 ]0 j* i: \) E再次,词汇要灵活转换,句子亦然。口译,是在忠实发言人源语意思的基础上,脱离语言躯壳后的在语言再加工。不是在翻译字面意思,二是在翻译话面意思。要做到脱离语言躯壳,就要学会一句多表,一句话要用多种方式进行翻译。一句多表,有三种方式。一是,更换词语,在不改变句式的情况下,输出表达;二是,更换语法,比如以从句代替分词结构、主动句转换成被动句,进行输出。三是,更换句式,长句变成短句。例如: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已有两百年历史。译文可以是:
8 D$ L* I8 P* T
+ ]3 j e2 o* J7 g8 I7 g" K# w1、The friendly exchang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enjoy a history of over 200 years.
7 b9 P8 V6 e: V4 k6 K1 r! |2 P0 D _6 j+ e4 F9 ]
2、The friendly exchang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date back to more than 200 years ago.# x5 w3 N% e/ Y
$ t* N q, W M8 `8 ?, G3、The friendly exchang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started more than 200 years ago.- x# q/ w' Y0 H* f7 G5 h
! U! Q/ ?" N# a, N6 ?* `8 b8 Q4、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people started friendly exchange more than 200 years ago。
/ H$ I6 r, o% y0 r+ R6 g% X2 |) R6 v# ?! `0 N
不一样的说法, 一样的意思,殊途同归。要做到口译中的从容,首先要学会口译中的灵活。! d% b0 j* g* K
h* [( u9 y i$ C$ Z
此外,语言学习,要日积月累,也要与时俱进,要学习一些新词和热点词汇的用法。想做口译的同学,可以每天读新闻(故事)、听新闻(故事)、说新闻(故事)。所谓说新闻(故事),有两种含义。一是在读完或听完新闻后,请进行双语复述,将新闻讲出来。口译,是说的艺术,只有说出来,口译才可谓口译。二是,每天五问自己。一问自己是否知道今天最热点的三条新闻或者微博最热三条话题;二问自己是否可以用中文把它讲出来;三问自己是否可以用外语把它说出来。四问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是什么。五问自己是否能把自己的观点,以逻辑性的语言双语进行三到五分钟的阐述。说新闻,一可以提高自己双语表达;二可以跟进最新实施,积累信息;三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h, S, g2 ]! c1 x
' F% G4 T! }% ]* x) [; v
总之,译员语言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深挖洞、广积粮,大战临头必不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