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t3 ]9 e7 F9 g/ W9 B
4 |5 O' D# z, ~" _" ^他自幼学习中文,精通国语,熟谙中国历史、政治与文化;他年过六十,同中国打交道近半个世纪,为数位美国总统及高官担任中文口译;他就是美国国务院首席中文翻译——吉姆·布朗(Jim Brown)。 6 r8 Y+ j( K$ U8 m
5 U+ _1 ^9 b- s) C5 f) C9 L( j
可以说,凡是关注中美两国高层往来的翻译工作者和口译爱好者,都曾不约而同地注意到过这位长着西方面孔、能讲流利中文的老外。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国领导人的中文翻译往往都要找华人担任,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吉姆·布朗却始终凭借自己娴熟的中文口译功底,几乎出现在所有重要的美中外交场合,先后为美国总统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担任首席中文翻译。
; ^3 u, s$ V- R5 g7 ?- C# E K- g8 M, n
刚才提到的场景,是吉姆·布朗最近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而他本人的为人低调,却令许多人对他的个人经历甚至叫什么名字都感到神秘。这位满头银发、中文流利的美国人究竟是何许人也?现在,为你介绍美国政府的首席中文翻译——吉姆·布朗先生。, A1 v$ [/ n9 x( C7 b5 t% M( }& U
5 R O4 Z& g! L/ M8 ]7 G) D0 F7 f8 O: \4 f; Q
今年64岁的吉姆·布朗,1953年出生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父亲是名外交官,上世纪60年代随家人到了台湾,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并在位于台北县的辅仁大学学习历史与国际关系专业。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泛美航空公司做咨询顾问,也因此有机会在1978-1979年的一年内连续13次访问中国。1980年,他到了美国国防部工作,一年后又转到美国国务院工作。
, A+ I4 z3 ^! Y
. d+ s! u' ~2 D4 Z“我原来的意图是成为一个多面手,”布朗回忆,他总是对外交感兴趣。 “我并不想局限在一个点上。”
1 v1 ?: I) {1 Z' D0 w4 v; `9 C8 k: x M
但中国对外开放后,美国政府对精通中文的口译人才需求急迫起来。他于是调任到了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第一任就工作了4年,之后又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先后两次在中国工作,每次都长达7年之久。 i$ p3 v' M" a+ D* p! p* |2 i
$ z, f' v( |8 ?
c5 z( w, T2 E) f6 H/ B谈起最早与中国老百姓打交道的经历,布朗说那时中国人对一个会讲中文的老外都感到非常惊讶和好奇。那还是在30多年前,自己有次在路边的一个小吃摊上,用地道的普通话向服务员点了一碗面条,周围的人都目瞪口呆,“快看,这个老外会讲中国话。”很快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竟招来了警察劝他离开,因为他在这引起了交通的拥堵。
2 @$ M. M F f+ K0 }" G- H
; }. a! X9 c% p除了普通话,吉姆还会说广东话,日语,韩语和法语。他觉得学习中文并不比学习其他语言要困难很多。但也有难倒他的地方。“汉语中的四字成语最难翻译,往往蕴含着历史典故和背景知识。”
# e- ?, B9 W; d
3 x! Q+ ]) Z: `" Y% C. V- A+ r% v# g胜任好口译工作,布朗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准确,不要试图增添或修改原义。“成为一名好的口译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说口译处处会留有遗憾,你总觉得本来可以做得更好。” , M8 f9 f9 b& @9 ?0 U; N* H
# R3 p' W: `' D2 {& H5 [: v* b1 q
回顾多年来的职业翻译生涯,布朗对口译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口译员最大的成功就是“做到不被注意”。“有些人说我比较害羞,但那其实是我的工作的一部分——要保持低调。常常有这样的事情,会后有人过来告诉我会议期间发生了什么,而我对他说的是‘刚才我也在现场啊’。”
+ i% B' O# p4 V: |+ ]$ _0 c. k9 l, ^+ y, P
布朗总结说,“当人们忘记了译员的存在,那就是对译员最高的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