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2 p- \) P5 N2 g5 R* d* B5 A* j
: P4 {( k5 T" g. x! k& ~同声传译不是“稀有动物” ——口译网独家专访资深同传Jeffrey J Fei
0 _ Q* O/ N. `3 C/ H/ X1 a Q4 E0 W
同声传译,被局外人视为十分神秘的职业,时而被传奇化,时而被妖魔化,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它只是一个因自身兴趣和那么一点点天赋加勤奋换来的一项工作而已,他们的工作没有那么惊心动魄,也并没有外界传闻的如此光彩夺目。
/ m& z, i$ ?- q0 L* |% N8 [+ t3 C `
同声传译员的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同传?近日,乘着国内知名同传Jeffrey J Fei来北京进行会议同传之际,口译网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独家专访。
9 N) y( W( E* {4 N. H
$ ?9 V' f0 k1 i4 ^ 一见面,我们对Jeffrey 便打上了虽然已被用的很滥但发自内心想用的3个标签:
# l. y( Y" {2 F8 r9 `/ m; T( d 高:1.89米 (无鞋跟);5 \( @, q6 F3 |$ r, r
富:年薪不清楚,但是在美国的25年期间先后担任世界500强的顾问、美国政府部门中英同传;回国后又是每个月超过10次的同传;* t! c( a# r- {
帅:是真的帅!
. v4 u" S, ^9 p! N% a ]* h. c7 {' l3 C
/ ~ }4 f$ }: v; q" M
以下为专访实录:3 \! ~' y% s I9 ]% @
a# E [+ z3 v F
我不是“稀有动物”
4 j! r5 Y) a, C. |
- e# s2 L, R+ T* l 口译网:Jeffrey老师,欢迎你从上海来到北京,首都人民欢迎你!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您自己吗?
: @# M3 G/ T" k( Y7 i# D% F! b4 V
/ p8 P ]3 [+ W& g* u! [8 s Jeffrey:大家好,很高兴见到各位,口译网现在在国内的影响力很大,我很高兴在这里接受你们的访问。我是一个海归,在国内完成了基础教育后,就移民到美国了,目前回到国内主要在上海从事会议同传和翻译培训工作。, |# a7 E! _# D$ Q6 s: `
: d' y+ h$ e% \/ s- A/ s
口译网:刚才听夏老师说你是国内同传里的“稀有动物”。因为您是行内少有的真正的双语同传,同时又具备英语教学、MBA的学术背景,还有美国政府和世界500强企业的顾问和培训的行业经历,像您这样的背景的确可以称得上“稀有”了啊。
. q$ {/ H. r. E+ P; \9 h; C- ^
( O% }/ |3 U% F1 X+ o* t Jeffrey:呵呵,这都是同事们给我起的雅号,其实说我是“稀有动物”我猜主要还是因为我是一个不太参加集体活动的人,平时很少和他们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到处混。事实上,国内具有与我类似经历的大有人在,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而同声传译本身也只是一项有些技术要求的工作,没有那么神秘,所以我不是什么“稀有动物”,同声传译也不是什么“稀有动物”。$ w$ N1 h) K# e6 T" N8 r" C1 {
3 y4 |1 w4 j% L T& x( j4 q4 Y
不要神化或妖魔化同传& i* O, k, R! a( B F
% J% Y8 M* [/ K- j' I* U
口译网:那您一定是同传的会很多吧。Jeffrey老师,现在社会上对于同声传译这个行业还是有很多传闻和误解,比如最近就有媒体报道做同传可以日薪成千上万,但精神压力极大、容易 “人格分裂”等等,真有这么回事吗?
# ~* O; j9 I* p( [' g- k+ i7 _; Z \, I& w" y) u2 F' `
Jeffrey:这都是社会的误传,日薪成千上万要看这个人是谁,是什么时候?而且即便一天几千,有可能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会去做吗?有些报道我们行内人士一看就觉得好笑,我看了那篇重庆晚报的报道,里面有一个从日本回来的同传吐苦水,做同传每轮都撑不到20分钟,这样的人谁敢跟他搭档啊,动不动就要呕吐,还人格分裂。惊悚啊,把同传说的像为精神病院培养病人的地方。如果真的有人有这样的反应,只说明这个职业不适合他,这也是同传和其他行业不同的地方,南郭先生是混不下去的。
( i( Y+ ^" d& n8 [- [1 T. e
- C" T- [- ~% {& q; L7 e 口译网:您说的非常好,就是需要有您这样的业内专业人士出来发表意见,才能将人们对同传的误解逐渐减少乃至消除。您能否以您多年的同传经验,来谈谈究竟职业同传应该有什么样的水平和素养?* x( \1 [( n4 z, E
& m, q9 y# D+ t- Y* t0 X. l( o Jeffrey:我想口译学习中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语言关。我是比较幸运的,生在中国,然后高等教育和工作在美国,英汉语言对我是没有障碍的。但是如果你一直是在国内,没有条件去国外学习或工作,你就要给自己建立起一个语言环境,从口译学习角度来说,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利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训练。
. ?! J3 Y0 e w7 q
& Q7 |% x3 X; y9 ? 另外,做好同传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每次会前我们都要做大量的功课,专题准备、资料整理、文稿翻译等等,一场会下来我们都可能会成为会议所涉及领域的“半个专家”了。) j7 M" P$ [8 b" I; H" l
2 M% @3 _9 o. u
同时,真正成为同传除了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广博的百科知识外,还要经常去给自己创造实践的机会,哪怕是口译一段网上视频,同传一小段电视新闻,和老师一起去实战观摩,都可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 H) H4 m+ i/ R, e) {
- c4 W" G1 S4 P: [ 当然,职业同传还要有非常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像刚才说的那种情况如果是真实的,只能说明他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不过硬,根本做不了职业同传。而能够成为同声传译行业中的佼佼者,并在业内享有口碑,光有这些还不够,更是需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等等其他东西。
4 |3 Y) j4 _8 d! A) i) D* X% u: \1 @) a* j
同传技巧揭秘
- A0 o0 M3 N, Q& F8 ?6 ~8 W2 x# d# Q0 _5 j
口译网:很多人都很羡慕同传这个行业,称它是外语行业中的金字塔塔尖。当然,也有很多口译爱好者和大学生有志于未来向这个方向发展,不过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从下手,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途径,您能揭秘一下学习同传的方法或技巧吗?
* {: S2 c2 b4 r+ M6 p- X7 o1 W8 R( i* V# a5 C/ W% S
Jeffrey:同传从宏观上说是一种职业,但从微观角度来看,它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今天时间的关系我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平行文本的学习、比对来提高你的双语基本功。具体来说就是将经典或是典型的中英文对译的文章学习其翻译的手法、句式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会发现出口成章呀,妙语连珠呀,文思汹涌呀等词语就成了你的标签了!
' i8 @# ]4 z- ~0 F+ d1 ~8 n& x+ @$ w; n
而从实战角度上来说,尤其是同传会议中我们确实有很多特殊和特定的处理方法。我这里举个具体的例子吧。当你听到“北京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2000多万”这个句子的时候,一般没做过同传的人会第一时间想到There be 结构。但是大家都知道同传是和讲话者几乎同步的一种翻译方法。因此译文的句子结构最好和原文保持一致。所以这句句子我们就处理为:Beijing is home to over 20 million registered residents. 这样处理的话,句子中的各个成分的语序无需变动,而译文也非常精炼到位。类似这样的技能训练我们都是有系统地进行训练,学生会逐步掌握其方法要领。
7 V0 {! v( y0 L0 R Q: v# V+ T0 x$ p! m ?' c% U
当然,所有这些方法也好,技巧也罢,都不是一天练成的,学同传没有捷径,你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其实我们学同传的时候也是有师傅的,能有个经验丰富的人带着你学习、练习、实践、实战,进步的会快一些。 x5 a% V9 c/ a0 F& U$ f6 \
, d7 J9 J# u7 ^
口译网:非常感谢Jeffrey老师今天接受我们的专访,我听说您要这个寒假开始收徒弟了,到时候请一定要告诉给我们,我知道有很多人渴望能拜您为师呢。
+ X, J5 @* s& z8 Q% B) a
4 O4 G5 D/ E( {- x Jeffrey:希望我们有志于从事同传的学员能够利用寒假大好时间在语言、口译技能和背景知识上下点功夫并早日走上同传的道路。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的话,可以在新浪微博上和我交流: @Jeffrey同传。
& t' R7 H6 B( g3 C! X6 y9 Z* u
% u' u4 d9 ?$ g7 w* `1 V; S 口译网:再次感谢您!我们会把今天的访谈整理后放到口译网上,也欢迎您以后常来北京!; v4 h9 }+ K" z( M3 A+ v
" r8 r3 C3 a# _" o+ r" l
Jeffrey:好的,一定,谢谢大家。
6 U7 s% o5 I7 S5 ~3 x% Y/ m7 e1 N; W3 N% O2 z3 b$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