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同声传译姚斌的博客7 P& G2 v) B3 D$ x; A9 s
5 C% l1 q0 D& P- W: N就像其他职业一样,同声传译工作也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只有等到你念兹在兹、长期实践之后,你才会知道原来有很多的“不一定”。以下列出的是现在能想到的几则。各位看官如果有亲身体验的,也可以添加一些:
4 z6 ^- P: r% x/ K' Y( m2 h) v V2 x( L. t
(1)外国发言人不一定比中国发言人难。因为外方的发言虽然可能有口音,但大多逻辑清楚,而中国发言人虽然你字字听到,却可能因为信息密集,速度过快而“崩溃”。3 T; w) i4 _9 X5 U- q4 X# t: R6 ^4 P
- \$ V* M1 C# ]1 {/ n0 v% ]5 j(2)会议的名字简单内容不一定简单。同理,会议的名字听上去很难,内容却不一定难。会议的难度大不大,有几条衡量标准。一是探讨话题自身的技术性程度;二是口译员自身的背景知识储备状况; 三是与会代表讨论的深度。另外会议的目的、形式等都会对口译的难度产生影响,因此不能仅以会议的名字判断。
" C: y0 R3 t9 N0 c( C2 }, p% R
7 d7 L1 T) D7 K: x: t(3)客户对你客气,会不一定轻松。有的客户对口译员很挑剔,但是实际的会议却并不是很难,往往是仪式性的,他们只是要现场的效果而已。而有的客户对口译员非常的尊重和客气,让你放松了警惕,以为会议也像会议的主办方那样客气,所以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会议的具体内容作为判断的标准,而非其他。
5 E! W( @5 e1 `% i" O5 V2 ?1 S8 c2 z, O+ E# w8 G+ Y& ^
(4)客户挑剔你,不一定对你不满意。与上条类似,有时候有的客户习惯于挑剔译员,喜欢不时指出你翻译中的错误,甚至不是错误的错误,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一定对你不满意,说不定在会议结束之后还会专程感谢你,甚至夸赞你几句。不过,也有很多时候,挑剔你的人真的是对你不满意。% L4 ?. I4 g, [! x$ F# f" @
& g0 x$ G3 |6 A$ X: x" Y2 d
(5)箱子旁边盯着你的人,不一定在听你翻译。在同传的现场,常常会有一些人站在同传箱的旁边盯着同传译员看,看得你身上发毛。你不要以为他们都是在听你,或者监督你的翻译,有时候他们只是出于好奇,想看看你究竟在做什么。有的人甚至把头伸到箱子里来,看你桌上放着的材料或者面前的显示器,想知道你是不是只是在读稿子。
. x0 ^( u( X, w$ j8 @3 Z9 m8 A J2 R* A% Q( u$ R P6 g, M; z
(6)开会在大酒店,你不一定住在大酒店。开国际会议的地方一般都是大酒店,会议代表们大多会住在开会的酒店,不过他们是要交参会费用。而口译员就不一定有同样的待遇,有的主办方为了节约开支,可能会在大酒店的附近找一间经济型的酒店给口译员住,这样的话至少可以保证一人一个房间,因为主办方的理由是如果口译员也要住大酒店,那就只能两人一间了(前提是同性别的译员,为了实现这一点,有的主办方会提前要求两名译员同性别)。6 \! e5 H) i' G+ {
# P$ m; ^" E) J% j9 x T3 L
(7)代表吃自助餐,你不一定能加入。大多数情况下,口译员是与代表在吃饭方面同等待遇的。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有时候代表也会分成VIP和普通的。除非吃饭的时候还要用翻译,一般的译员是很少有机会和VIP同桌吃饭的。有的时候译员还会被安排给工作人员一起吃饭,甚至和酒店员工吃饭。由于中国缺乏像AIIC那样的口译员的职业组织,译员无法集体谈判,所以工作的地位和标准只能靠个人去争取,自然会出现高下不一的情况。: \8 C" U! ?1 n6 I) m2 d' g( p9 U
3 O* Y; U: h# n3 s. l(8)发言代表好心告诉你,他一句一句地说,以便你更好翻译,你不要轻易答应。因为发言人一句一句地说,往往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你如果没有理解他的意思,又没有上下文可以判断,这时候你就只能不断请他重复了。所以下次有发言人这样好心对你的时候,你就告诉他就请他讲一个完整的意思再让你翻译,那样对你会更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