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敏桂 韦克文1 b1 Z2 H2 v1 v. O
& t0 H4 O. H3 x2 {% y
在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全球上亿听众通过英国BBC电台的同声传译了解阅兵盛况,然而,大家并不知道,操着纯正英国口音的女播音员是一名来自河池市的仫佬族女子。大家更没想到的是,她经常为比利时国王菲利普、英国首相卡梅伦、荷兰首相吕特等外国政要做贴身翻译。8 M9 s! _1 K+ \$ S# j. `
, c$ F C" S& {9 i5 \- w; q* ~4 M( _6 u ^
; c- C* i S# y: ]( h8 o- \ 她就是陈倩娉——英国翻译协会及语言家协会正式会员,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正式会员,英文名Lori Chen。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时刻,在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期间,她曾应邀在英国BBC电台为中国领导人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同声传译,也曾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比利时欧盟总部、荷兰、英国等地时,担任外方首相和国家政要的翻译。
& x$ i2 ?- ?" {% s: I 多年来,她一直担任联合国机构、欧盟总部以及英国外交部、警察局和法院的注册指定翻译。1995年,她在英国创办了英中通翻译有限公司,专门承接各种会议、商业、法律等活动的口译和笔译业务,为推动中英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 |! x' t# | ^, i
近日,记者通过微信对远在英国伦敦的同声传译专家陈倩娉进行了专访。
& f V: Y' ^ x/ ^ 出身英语世家+ ~7 R6 Y2 F+ }$ \3 _ q
1970年,陈倩娉出生在罗城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父亲陈爱新是一名高中英语老师,母亲朱光宣是学校的会计。她有一个小她2岁的妹妹陈倩丽。
! n: m( a$ I8 n3 v 谈到与英语的缘分,则要从她的爷爷和父亲说起。
9 r2 G. f j, ]9 [ 陈倩娉的爷爷陈耐,融水人,1956年至1966年担任罗城县副县长。抗战时期,陈耐曾在桂林市举办的中美通讯训练班担任翻译。她的父亲陈爱新,曾先后担任罗城高中、融水中学、宜州高中的英语老师,对陈倩娉的英语启蒙之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k- _/ x4 N' @1 ^$ E5 n( i: h' e 陈倩娉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拿着一本手掌大小的袖珍英语词典,在学英文单词。她还记得五六岁时,父亲常用收音机收听英语节目,而她就在旁边很好奇地听着。
8 K4 A; E# r( w" a2 o8 x 7岁时,父亲开始给她上英语课,每天领着她和妹妹在树下早读英语。她很容易就能将全篇课文背下。姐妹俩各有自己的小单词本,一点一滴积累词汇。9 c7 s( `, D& X" i& d
“当天老师教的单词,她要求自己一定要背下来,背不下来就不睡觉。”母亲朱光宣担心女儿累坏了,经常督促她早点关灯休息。$ f9 e' E) q$ ?6 n7 k* ~
- }( \# T2 }! e( E6 H( R
. X7 O9 u& P1 y) } 漫漫求学路
8 L) H- e( v, e. h; t" j0 H S 陈倩娉曾就读于罗城二小、罗城中学、河池地区高中。高中期间,陈倩娉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校园读英语,闲暇时反复听英文磁带,弄懂每一个单词、句子的意思,英语科成绩每次几乎都是满分。而口语出众的她,还担任学校广播室的英文播音员。 M! [9 q7 @8 N( D1 m4 \& j
1987年,英文成绩拔尖的陈倩娉考上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大学4年,为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她尽量找机会与外籍教师进行交流,平时与班上的同学也用英语对话。暑假期间,她还和父亲一起开办英语学习班,为罗城的中小学生补习英文。( |) g, }. N& X% ^& n! Z8 `
1991年毕业后,陈倩娉成为广西师范大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在那里,她与来自美国的外教伊丽莎白·亚历山大教授(中文名李沙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她还陪同李教授云游中国各地的名胜古迹,顺便练习口语。
2 `- M# J* ?2 l5 {( q 一年后,美国外教转到英国教学,她偶然从报纸上发现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招研究生,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陈倩娉。一直梦想着出国留学的陈倩娉喜出望外,便报名参加考试,很快她就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s4 W9 b1 n3 F* [ s; m* m
不过,一年7000英镑(相当于10多万元人民币)的学费,对月工资只有138元的陈倩娉来说,只能望洋兴叹。
6 Q* e+ L: }% e3 F1 o Q( D3 u 好在上天十分眷顾这位聪明、勤奋的女孩,陈倩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李教授的推荐,申请获得了6000英镑的奖学金,学费问题终于解决。而她至今还念念不忘一位只见过一面的英国友人彼特,解囊相助给了她3000英镑生活费;另一位在峨嵋山上结识的英国退休教师芭芭拉,则为她提供在伦敦求学期间的住宿。" J* j6 l3 x1 b2 x
出国前半年,她多次往返桂林、南宁和北京,盖了几十个公章后,终于拿到了赴英留学的签证。2 z) P7 w/ a! Y8 M- o
$ j7 N2 }3 X' l+ Z- [7 _
/ z' h9 f! c5 [
; ?/ k1 }7 a0 s' _$ q 梦想绽放在伦敦
7 _# W5 g) S/ w" e 1994年,陈倩娉终于踏上了赴英国的求学之路。来到英国后,她疯狂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在英语世界里遨游。' k5 f: f" B, Z6 k+ o( K1 S
为赚取生活费,她曾经打过工,在婚宴上端盘子,在工厂里包装花卉,给想学中文的外国人上课,虽然很辛苦,但她十分珍惜这样的工作经验,既能提高语言水平,又能了解英国人的价值观,提高沟通技巧。
& {" H, c/ z& {+ K- B7 F 一年后,她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4 o* o; C s4 [ 毕业后,在学校的就业顾问办公室里,她不但找不到能学以致用的工作,顾问还忠告她翻译不是一个稳定的职业。# U% i, _2 r7 _4 o- l' f8 n
陈倩娉称,那个时代的英国人,觉得中国十分神秘和遥远,偶尔才会需要联系她做翻译,但她仍然不放弃,坚持以翻译为生。 i/ V: H* j' @5 U2 l
1995年,她创办了英中通翻译有限公司,专门承接中英文的口译和笔译业务。& Z4 n5 Y; b% P% j& y& `0 g! D
凭借多位好朋友的帮忙,她的公司在2年后就逐步走上正轨,好友李教授还为她的笔译业务做最后审稿。这样一来,她的口语水平、笔译质量都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客户找上门来。" x; X- S. t0 B, e$ u5 G( w9 `
1997年,一代伟人邓小平逝世,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致悼词,英国BBC电台急需一名同声传译找到了她。7 h7 q$ {! K3 w! F, ~2 `
坐在BBC电台的演播室里,陈倩娉一边听着江主席的中文,一边用英文发送出去。等出了演播室,她忐忑不安,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主播却走过来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将她领上了同声传译的道路。( S1 y; e% i" |
成为多国领导人的指定翻译
7 |% {7 G3 B. V# P0 w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来找陈倩娉做同声传译的越来越多,她也开始重点往同声传译方向发展。2010年,她被国际翻译界最权威的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接纳为正式会员。从此,她又从英国走向欧洲,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重大活动担任同声传译工作,成为许多欧洲国家领导人指定的翻译人员。# t8 s ~1 p0 {& E1 Q" R
她曾多次为英国首相卡梅伦、荷兰首相吕特、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及欧洲委员会主席容克等欧洲国家政要做翻译。她说,在给政要们翻译时,一定要全神贯注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领会他们的每一字每一句含义,有时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她会主动提问。她说,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不然翻译出错,容易引起国际纠纷。
, x8 `) K3 S& I, j3 H+ e5 f 陈倩娉所做的翻译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以及医药等诸多领域,近年,她的公司又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服务。而每参加一次会议,她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相关信息,熟悉专业术语等。她说,每接一次翻译活动,对自己的英语词汇量和翻译水平都是一次提升。她认为优秀的同传口译员,不仅需要海量的词汇、广泛的知识,还要具备诚信的态度和极强的沟通能力。
5 X6 N1 ?* [6 [, }8 Q 愿为传播家乡文化作贡献 {8 G7 \3 Q1 c+ C( a9 [5 k1 G( l* n
1994年出国留学,1999年加入英国国籍,陈倩娉已经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但她始终装着一颗中国心:“希望能为传播和保护家乡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将仫佬族、壮族等民族历史典籍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
" v7 G: s4 C9 \, r8 S 在她的影响下,妹妹、表弟、表妹纷纷以她为榜样,接连踏出国门深造。妹妹陈倩丽在广西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经过努力,考上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的英语口语和翻译硕士研究生,现在挪威孔子学院担任教师。表弟朱立在英国萨里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表妹韦露莎是留学美国的药学博士,现在他们都已学业有成回国工作。$ I% ~$ g7 V I$ m6 A
“我既为国家政要做翻译,也为平民百姓服务。优秀的翻译人员都需要广泛的知识,我需要不断的学习。”陈倩娉说,语言在不断变化,学无止境,她将继续努力,在国际翻译界为祖国与英国、与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Z+ G+ U; z4 L' e9 k
$ G$ c$ L Y, _, J- a7 k% K3 q
9 X) F8 H% S$ _" C5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