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7 d2 i2 f7 z/ Q; |8 }) n; i+ ?/ ]3 W7 V0 @1 v) @( S: U1 I' a1 r
在我看来,有时候陪同比同传还难。因为同传可以事先准备,运气好时甚至可以做“同声传读”,而陪同则会遇到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问题。一名译员也许能把领导讲话翻得滴水不漏,但遇到生活中某些问题,可能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下面就谈谈实战中陪同翻译可能忽视的知识盲点,希望新手们能提前准备、对症下药。1 o" D9 M+ y! ~4 H
* d" Q2 R, C% ~5 ?7 I5 N
1、饮食类词汇。陪同翻译十有八九会遇到与外宾一起吃饭的情形。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宾,每道菜叫什么名字、有哪些食材组成、用了什么烹饪方法、背后有何典故都是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某些饮食有禁忌或对中国餐饮文化感兴趣的外宾,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每道菜的组成和来龙去脉方肯罢休。如果这时翻译不能准确提供上述信息,外宾嘴上不说、心里也会对译员的水平打上问号。
* u. G& ]- j# B' T& `# M8 \) t0 i& ]" P! c9 {2 Z0 @& f
2、医药卫生类词汇。出门在外难免有个头疼脑热,如果外宾遇到水土不服或生病的情况,翻译自然责无旁贷地担任起陪同看病或买药的任务。因此,掌握常见疾病的名称、症状描述、诊断方法和药品名称十分必要。这样才不会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乱了方寸。4 g8 [! _, c; i7 U% y% \6 G
4 O9 f4 a3 X u
3、参观游览常用词汇与句型。陪同翻译的最主要职能就是陪外宾参观游览,对于风景名胜、宗教文化、历史典故等理应了如指掌。这里特别提示下比较容易忽视的是一些常见或特色动植物名称、宗教特定词汇及历史人物、故事的翻译。记得一次,外宾路过一座古寺突然兴致大发,非要进去看看。我在解释佛教人物和特定称谓时着实费了一番精力,很多地方实在记不起来确切译法,只好意译了,比如罗汉译成了“guards of Buddha”(其实这样翻译是不准确的,罗汉是道行不够的神,低于菩萨,不是佛祖的卫士), “阿难”和“迦叶”涉及古印度语,翻成了“two famous students of Buddha”。当时暂且应付过去,但我一直感到如果平时多积累一些词汇,就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 i2 j3 R& y7 R1 Z. ^
' T1 f4 z% S* f* R) E7 ^4、商品和砍价的常用句型。购物是几乎每个翻译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不同外宾关注点不一样,有时所购的东西可能超出我们熟悉的范围。比如一次在会议间隙有个外宾非要拉着我、让我帮她看看护肤品和化妆品,而会议主办方为了显示热情,指定让我陪她去买。虽然我是女生,但平时根本不怎么用这些东西,连常见品牌都认不清,更别提翻译化妆品的效果和功能了。最后连比划带解释总算完成任务,但心里终究留下阴影了,回来后特地做了个化妆品和护肤品的词汇表以防下次再遇到。/ J/ Z6 q# U8 w* }5 @) c
4 [5 a0 n, ~* ^1 |
5、涉及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词汇。这个范围非常大,小到中医、气功、美术、书法、音乐、文学、体育,大到中国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包罗万象。作为译员,平时最好多多积累,才不致于在外宾问道时露怯。
2 j6 u7 U% }+ S8 i+ l9 T, I
% T" C9 F, Z6 T+ j/ U# e. h# `上述提到的知识盲点最好能熟练做到中西贯通、熟练互译。因为我们可能遇到的不只是中译英,也需要英译中(如陪同中方领导去外国点餐、购物、游览等)。只有平时多积累,才不致于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手忙脚乱。
' J4 m! P) `; F* ?; z( w*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