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网
标题:
论译员的心理建设和调整
[打印本页]
作者:
Alicekingjs
时间:
2017-5-29 15:04
标题:
论译员的心理建设和调整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 [; m/ S1 v- S
% ] Q! z+ f, \3 i3 U H7 |3 _/ @
每个译员在进行口译活动时,都会或多或少有心理的波动和情绪的起伏,即使是兴奋这样的积极情绪。今天简要论述下译员的心理建设与调整。
; s: ?/ W5 _5 n# {
7 K" X8 _' T8 r( _
1、应对紧张情绪
3 n3 G) r' P* a7 }6 S
; ^- ?& }* b, C) X* w
很少有译员会以“满不在乎”、“一点儿都不紧张”的态度面对口译任务。即使是资深译员从事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在偶尔听不清或遇到生词、现场有人指责是,也会“心里突然一紧”,情绪上有起伏。适度紧张,特别是在准备阶段紧张,有助于引起译员的重视,“逼迫”自己精心准备。但过度紧张则会适得其反,影响发挥。应对紧张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 F+ @8 j$ L5 a) g; l
4 ?) j% V M2 T' L0 u- s" M2 g
(1)会前充分,模拟实战情景。
准备越充分,临场约自如。译员可列出一份清单,把所有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前罗列出来,想好应对之策。
+ v6 i9 }, g* F9 u8 p0 D3 a
4 N1 V) r* p* r$ F% x; p
(2)会上从容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以我个人为例,一般若开场前5分钟比较顺利,则一天的会议基本能较好完成。因此,我会要求自己提前熟悉演讲者的语音、语速、语调、风格、用词等,并力争接好“前三板斧”的招,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 Q, N; }* n# R8 F5 R$ ~! {8 W
6 v3 h' Q5 D( d* M% K1 f2 [: d# W! E
2、学会应对突发事件
5 q ^' X9 ^; u0 t# j
' I( X& ? i6 n3 C7 p
译员心理素质怎样最能从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中体现出来。突遇生词、演讲者口音重、发言人语速快、现场有人挑战译员、嘉宾与主持人吵架……有些新手遇到上述情况头脑一片空白,甚至有心理素质不佳者面对非难当场落泪。资深译员一般会如此应对上述“突发事件”:
7 Q" j2 {) E/ b& A" y3 Y* |" y9 Q$ x# w
5 u( r1 t f1 A( ?, E/ ?! `$ [9 u4 V
(1)保持冷静,“尽人事听天命”或借机澄清。
“危机管理”的头等要务是保持头脑冷静,切忌自乱阵脚。我有两个学姐,她们应对演讲者带来的种种不适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各有优劣、值得借鉴:其中一人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原则,尽自己最大努力将捕捉到的关键词结合背景知识利用翻译技巧说出来,从容不迫,外行根本听不出漏洞。另一人会直接在话筒中说“由于演讲者语速太快/话筒没拿好…….(各种原因)导致翻译听不清,请提示演讲者放慢语速/调整音量或距离……,否则译员无法翻译”。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新人可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 \# r7 u, R( \6 s: a7 q* u# [/ x
! w m/ z6 B! S; e. f
(2)保持积极、正面的心态,不卑不亢。
总有些人为显示自己外语好,故意纠正或指责翻译,鸡骨头里挑刺。越是经验不足、自尊心强或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的医院,越难以忍受当面非难或质询。这时,译员不妨保持积极的心态,将纠正者当做补台者、消防员,将纠正当作善意的提醒,将非难当作前进的动力。当然,如遇无理取闹者,要坚信自己的水平,做到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千万别让突发事件影响自己的心情、制约水平的发挥。
% y: J& e1 c& {6 S& O
2 n9 T% P& S5 K+ f' {" S( ]' ~
心理建设和调整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译员在实战中不断磨练和摔打。借用一句励志名言做总结“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从事口译这一行,水平不一定有多高,但内心必须强大。
欢迎光临 口译网 (http://kouy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