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L, }/ r7 W2 x p" C$ l实战中影响译员的客观因素比语音室里多得多。比如,你翻着翻着,听众席中可能手机铃声大作,导致某句话没听清,进而无法翻译;耳机也许会突然罢工、话筒也许突然发出刺耳的声音,导致受众没有听清你的译语;听众席上可能有懂行的专家或者存心显示自己外语水平的人突然发难,当众让你难堪;问答环节,如果多人同时开口说话,你又会感觉顾此失彼、左支右绌……我有一次带一个外国记者团出差到基层采访就遇到这个问题,该团的记者很多不能用中文工作,而他们关注点不同,问题又很多,一到采访点就争先恐后抛出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人头脑发胀。最后,我动了真格,要求他们举手发言,一人一次只提一个问题,这才控制住现场。 $ l" @8 N' P+ c8 U' a 2 u2 l, C @* v生活中不可能永远遇到“理想情况”。实战比练习难,但并不意味着没有解决方案。对于影响口译的主观因素,可以用16个字解决:提高能力、积累经验、提前准备、好好休息。对于客观因素,我们可以锻炼抗干扰能力。抗干扰的最大秘诀是有选择的专注:当你专注于发言人的演讲,就会不由自主忽略外界的干扰;当你全身心投入语言的转换,就会忽视会场的杂音。同传的分脑其实也是一种有选择的关注:关注语言(听)、关注转换(说),将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环节而忽略其他。其实不只是口译,生活中其他事情同样适用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