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m0 y S+ c1 l这里的“主观”指干扰因素来自译员本人,如译员因自身水平、知识结构、背景知识或身体、生理状态不理想干扰了口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如译员听不懂、译不出发言人使用的专业术语,译员因准备工作不到位或没有在会前获得相应信息而在翻译过程中出错(既包括翻译错误,也包括礼仪、行为失当),译员经过长途跋涉(如出差、出国做会)、失眠(紧张或倒时差)或疾病造成的身体状态不理想从而影响翻译效果等。正如顶尖的运动员也有状态不好或发挥失常的时候,译员应正视存在因自身原因造成失误从而影响口译效果的可能。8 u& E/ z' n' P
1 d3 h: _0 a+ e; B+ \对策:提高水平、充分准备。主观的干扰因素由于与译员本人息息相关,是最可预测与预防的。译员需要从平时练习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各方面的水平(包括听力、表达、翻译、专业性和知识积累)。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想在考试或实战中发挥出70%的水平,那平时在语音教室或家里练习时必须以90%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在临场存在各种不可预知的情况下才能保障至少发挥出70%。”练习不是以“我很努力”的假象骗自己,而要切实达到预期效果:不是“我在语音室里泡了一整天”或者“我都练习了10篇文章了”,而是要严格对照范本或标准,查找自己与优秀译员、译本的差距,将自己译错、卡壳、不熟练或范本中更好的表达方式记录下来反复揣摩,直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抗身体状态不佳时的反应也建议列入训练日程,如在感冒、头晕、头疼或身体虚弱时尝试做一些练习,看自己能否坚持做完、准确率与平时相比有无太大波动、该如何应对不得不“带病上阵”的情况(自由职业译员可以因为自己“状态不佳”选择不接这项任务,但有些机关或企业的in-house译员也许没有选择)。另外,充分准备也能提高译员的准确性和自信心。从心理上分析,人们一般会对未知和不可掌控的事物表现出担忧和恐惧。克服恐惧心理、提升自信心和准确度的一个关键就是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对口译内容有了足够的调研和了解,经过与会议主办方或演讲者的沟通拿到一些讲稿或会议资料,查阅并熟记会议涉及的专业词汇及术语,了解会议日程、时间和场地后做足后勤准备工作等。4 S- s8 P+ L6 p Y; p
+ C, `' W; u2 P6 C( { 客观的干扰因素 + T, F0 m/ d+ { / a/ j* Z# I1 F这里的“客观”指干扰因素并非来自译员本人,而是外界,如会议现场的噪音,听众中有人公开质疑或打断译员,发言人语速过快、口音过重或逻辑不清导致信息缺失,设备故障,突发情况(如议题临时改变,演讲者现场临时对发言内容做出较大改动)等。由于客观的干扰因素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所以非常考验译员的临场应变能力、抗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j$ {; x% ^% P o: E E; L
! b/ \" c1 m a) h' {/ l( G对策:心态放松,做足预案。一些干扰因素不是译员可以掌控的,如现场会有听众交头接耳、打电话、玩手机或频繁进出会议室,只要译员确认这些不是由于自己的问题造成的,就不必让这些因素干扰自己,继续以饱满的状态完成翻译任务即可。对于发言人、设备等因素,译员可通过提前沟通、提前测试等做足预案,将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对于现场突发问题,如有人公开对译员、演讲者发难,持不同意见者在会上激烈争吵、交锋,或者因会议组织方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纠纷等,译员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好本职工作,不必理会不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的问题。 & L1 o+ p6 d/ K8 w3 u* c. P; t0 q3 G. m% u. J 专业性与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抗干扰利器0 g/ P% Z5 g& P0 s8 a2 N
" S9 \, N6 Z+ j& k
一些新手译员一遇到问题和干扰因素就手足无措,甚至因紧张和焦虑无法正常完成翻译任务。而一些身经百战的资深翻译,面对不同的任务、场合或许也会紧张和焦虑,但他们的紧张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这就是“专业性”与“心态”的作用。专业的译员知道,口译不需要达到完美即可成功,演讲者、听众和会议组织者对于“成功”有着不同的标准,一个词没翻准确、一句话的遗漏和一个语法错误的出现如果不妨碍会议按照议程顺利进行下去,演讲者和听众间顺利传达了信息并有积极、良好的互动而非产生“重大误解”,会议就是“成功”的,翻译就是“称职”的。因此,译员应保持平和、良好的心态,尽量做到专业、稳定,关注大局而非枝端末节,以最认真的态度、最饱满的状态完成每一次翻译任务。